2018-10-08 00:54:52.0
全球暖化危機Global warming

摘自: http://web.ltjh.kh.edu.tw/~lide97/1/a1.html

全球暖化的原因

專家認為加速全球暖化的之主要原因為「人類的活動以及石化燃料的使用(燃燒後將會產生二氧化碳)」。 
人類活動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已相當清楚,包含了二氧化碳、太陽的影響等等,但還有另一個未被解釋的週期性因素,對觀察未來氣候變遷有重要影響。
 關於此因素的一個可能解釋是由伊利諾大學的大氣學家Michael Schlesinger及其學生Navin Ramankutty在六年前首次提出。在1994年二月24日的Nature雜誌中,他們認為發生在北大西洋及附近陸地上的氣溫震盪,會週期性的加溫或冷卻大氣(週期約65-70年)。因此,有時會助長溫室效應,有時卻會抑制它。 其他可能的原因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的。

全球暖化的影響與危機

全球溫暖化造成的影響包括:極地冰原融化,海平面上升,淹沒較低窪的沿海陸地,衝擊低地國及多數國家沿海精華區,並造成全球氣候變遷,導致不正常暴雨、乾旱現象以及沙漠化現象擴大,對於生態體系、水土資源、人類社經活動與生命安全等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
溫暖化對台灣的影響則包括:海平面上升會增加海水倒灌機會,減少陸地使用面積,對淺海養殖業生態將產生衝擊。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1倍,將會對棉花、黃瓜、稻米等作物造成影響。而且氣溫上升,降雨量減少,玉米將減產10-20%、小麥減產7-8%,整體農作面積將逐漸減少。溫度升高可能導致漢他病毒、腦炎、登革熱、過敏性氣喘等疾病增加的機率。

減低溫室效應的影響,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有 :

從內心去珍惜能源、愛惜環境,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。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、節約用電,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,能步行更好,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。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。

其他重要影響還有:
(1)高緯度地區的植物種類的急劇變化。
(2)沙漠地區的情形可能更惡化。
(3)全球暖化加強全球水循環,水災及旱災等極端天氣現象發生頻率及嚴重的程度都可能提高。
(4)全球的農業及森林的生產力將維持目前的情況,但是某些地區生產力會提高,某些地區則會下降。
(5)在健康方面,將有廣泛而且不好的影響。譬如,由於熱浪發生頻率昇高,死亡及病號將增加,某些傳染性疾病的影響範圍也可能擴大。
(6)整體而言,越貧窮落後的國家受到的衝擊最大,因為它們的適應能力最差。
另外,全球暖化還會帶來海平面上升、異常天氣、糧食短缺、生態系大幅改變等危機

解決的方法

*增加物質的回收與循環使用。
*增加能源使用效率。
*發展取代化石燃料的代用能源。 
*轉移綠色科技,放棄以犧牲自然環境為手段的經濟發展策略。 
*保育動植物,設立保育空間與通路。 
*加強相關的自然科學與人文、社會科學研究,作為制訂政策的基礎。 
*加強環境教育,推廣到各行各業,各年齡層,以形成可持續經營的共識。 
*每個人有環保意識,小到少用一個塑膠袋,大至投票選舉,投資理財,制定政策,隨時以環境為重。